问题 问答题

(一)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理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埋放的石块有哪些规定

答案

参考答案: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墩台基础中埋放的石块的要求是:
(1)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3)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
(4)石块应清洗干净,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1/2左右;
(5)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6)受拉区混凝土或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石块。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 * * 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夏秋之际,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的闯。 ——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列宁是通过什么措施来改正错误的?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怎样的失误?这个失误类似于苏联什么发展模式?

                                                                                                                                                             

(3)根据材料三,我国开展了建设经济特区的试验。请说出广东省的几个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四,美国是如何解决经济危机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