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1.胡杨村王大山老人,老两口今年70多岁,生有一男两女,两个女儿出嫁后,儿子也成了家。前些年老两口既能下地劳动又能照看孙子,可以给儿子扛“半壁江山”,儿子就让位老人跟自己在一起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等到给孙子盖了“上四下四的小洋楼”并娶了孙媳妇后.老两口也到了人生的晚秋,成了只能吃不能干的“废物”,被儿子驱之门外,在村南路边的一块菜地里给老人盖起了两间小草房,让两位老人在此“安度晚年”。孙子吃水用的是抽水泵,电闸一推,清水哗哗流,使上了自来水;儿子虽然落后,但家中也有压水井,儿孙两代入唯独不舍得给王大山老两口打口井,一对老人只好每天用一根棍儿和一只水桶,到邻舍抬水吃。
大多数农村单身老人没有再婚的想法,19.4%的农村老人遭受过或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虐待……为此,西安市老龄办、西安市老年学会和西安市社科院,联合成立了西安市农村老年 * * 益保障现状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采用实地观察、相关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西安市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临潼区、长安区和周至县的7个村(每个区县2~3个村)展开调研。
农村单身老人普遍不再婚。受家庭经济条件制约,农村离婚与丧偶老人普遍放弃了再婚权利。调查报告显示,因为单身老人再婚的主要障碍是儿女的意愿、家庭财产关系的变更、赡养归属等因素,所以农村单身老人普遍没有再婚的想法。
农村老人自杀率较高。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人自杀率是农村平均自杀率的5~7倍。
基层干部认为虐待老人是家务事不便干预。除了老人自身不是很清楚自己该享受的权益之外,一些村干部和街道、乡镇司法干部保护和服务老年人的意识十分薄弱,甚至认为虐待、不善待老人是家务事,奉行民不告、官不究的处事原则,对村子发生的虐待老人行为,一般不会去主动干预。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个年轻人告别山村,“流动”到城市去“淘金”。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守望着家园的孤独身影,人们称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为“留守老人”、
他们一边佝偻着身躯劳作于阡陌之间,一边还要隔代抚养孙子孙女。他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生活的各种压力以及孤独和寂寞的煎熬。
2011年8月25日上午,记者在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村被后湾组见到马庭栋老人时,他正在自家门口的田垄上拔芨芨草。老人弯下腰,一束一束使劲往外拽,不一会儿,身旁就堆积了一小捆芨芨草。“这几天下了点雨,芨芨草长高了,正好地里的土豆还不到收的时候,趁着有闲功夫,拔一些给家里扎几把笤帚。”看到记者到来,老人停下了手头的活,卷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走进马庭栋家,老伴马秀花正在给孙子洗澡。孙子今年8岁,在西吉县城边上的一所小学上二年级,暑假接回来住了20多天,马上就要开学了,孙子也得回去了。“他一走,家里又剩我们俩了。”马秀花一边给孙子穿衣服,一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马庭栋的小儿子在北京一家餐厅打工,常年不在家,儿媳妇去年带着5岁的孩子也跟着去了北京,家里就留下了两位老人和一个孙子。由于村里的小学已经没有几个学生,老人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孙子刚上一年级就将他送到了县城,寄宿在大儿子家。
和村里的很多老人一样,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依旧需要下田劳作。家里的8亩地今年种了7亩玉米、1亩土豆,再过半个月就要收获了。让马庭栋发愁的是,小儿子夫妻俩忙工作今年还是回不来,而老伴眼睛患有白内障,无法下地,所有农活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完成。
“这么多活一个人能干完吗”记者问道。“干不动也得干啊,一天一天慢慢熬呗,总不能眼看着让庄稼倒在地里没人管,家里就靠这些过日子呢。”马庭栋说,除了地里的收成和每年20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政府每月还给每人发55元的养老金,加上儿子们给的一些零花钱,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依然需要精打细算,平常在吃穿方面根本舍不得花钱,买药看病是主要开销。
为了补贴家用,老两口利用房子临街的优势开了一间小卖铺,里面摆了数量有限的生活用品和儿童小食品,尽管这是村里唯一的小卖铺,但依然生意惨淡。“原先村里有30多户人家,这两年陆续有搬走的,加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没人来买东西。”马秀花说。
相比于生活的艰辛,在老人看来,儿孙常年不在身边的寂寞更让他们难过。“经常见不到儿子和孙子,你们想他们吗”记者问道。“当然想啊,尤其是身体不舒服时,打电话时就偷偷掉泪,但没办法,孩子不出去打工就没法生活,我们不习惯也得习惯。”马秀花说,每年春节儿子从外地回家那几天,她和老伴特别高兴,平时有着一身病此时也显得特别精神,全然不知道累。当儿子离去时,她和老伴总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汽车在山沟里消逝,才转身慢慢向家里走……
3.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规模全球最大、增长势头全球最猛。我国仅用其他国家1/4左右的时间即从成年型国家过渡到老年型国家,进入重度老龄社会的速度也将远快于其他国家。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倒置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即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其中1.05亿人是农村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在2011~2020年快速发展,2021~2033年高速攀升,2034~2060年持续高位运行。
人口流动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大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难度。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提高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了农村老年人与儿女分居比例和空巢比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迁移流动加速,农村老龄问题将更加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相互交织,增加了老年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不同老年群体之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难度。
农村高龄老年人口比例快速提高,加剧了农村老龄问题的严峻性。老年人口的高龄化.意味着失能、残疾、带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2000年,我国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9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9.8%;2009年底,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到11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11.3%。此外,还有部分失能老人1894万人。预计到2045年,我国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占农村老年人的比例将超过22%。
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需要解决的问题复杂而艰巨,应对时间却非常紧迫。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一般和现代化同步,老龄问题的暴露是逐步的:而我国人口老龄化一直超前于经济发展,“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特征。相对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未富先老”更为明显。而且,由于农村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待遇较低,农村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随着农村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解决“未富先老”问题的时间更为紧迫,因此必须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问题:
1.给定材料反映了农村养老的诸多问题。请结合材料,对农村养老难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当前,农村养老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方面。农村物质基础薄弱,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待遇较低,社保体系不甚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难度较大;基层干部保障和服务老年人的意识薄弱。第二,家庭方面。农村部分青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家庭观念淡薄,拒养老人,产生大量赡养纠纷;城镇化进程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现象普遍。第三,自身方面。农村老人自我保护和 * * 意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