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技术说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
[说明]
某单位局域网拓扑结构如图4-14所示,交换机Switch1~Switch3互相通过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交换机Switch2上创建有基于端口的VLAN,其中f0/3属于VLAN 3,f0/4属于VLAN5。交换机Switch3上也创建有基于端口的VLAN,其中f0/3属于VLAN 3,f0/4属于VLAN5。PC1、PC2、PC23、PC24的 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1/24、192.168.1.12/24、192.168.1.13/24、192.168.1.14/24。

为了减少该单位网络STP的协议收敛时间,请列举出几种相应的改进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①使用Backbonefast功能提高主干交换机之间链路有故障时,切换到备份链路的收敛速度。 ②使用UPlinkfast功能提高接入层交换机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主链路有故障时,切换到备份链路的收敛速度。 ③使用PortFast功能加快终端工作站(或不运行STP的设备)接入网络的速度。 ④采用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要点解析] STP重新收敛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0~50s,为了缩短这个时间,引入了一些补充技术,例如Backbonefast、Uplinkfast和PortFast等。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则在协议上对STP进行了根本的改进形成新的协议,从而缩短收敛时间。 Backbonefast功能主要用在主干交换机之间,当主干交换机之间的链路上有故障时,可以比原有的50s少20s就切换到备份链路上。Backbonefast功能需要在全部交换机上配置。 Uplinkfast功能则常用在接入层交换机上,当它连接到主干交换机上的主链路上故障时,能立即切换到备份链路上,而不需要经过30s或者50s。Uplinkfast功能只需要在接入层交换机上配置即可。 Portfast功能使得以太网接口一旦有设备接入,就立即进入转发状态。通常,启用Portfast功能的接口,只用于连接计算机或者其他不运行STP的设备。 RSTP实际上是把减少STP收敛时间的一些措施融合在STP中形成新的协议。它可以在拓扑发生改变后提供更快的生成树集合,并且能够向局域网或桥接网络提供非循环的网络拓扑。通常,标准的STP在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之后的30s-50s内达到稳定状态,而RSTP响应拓扑变化所需的时间是几秒。 RSTP与STP的区别在于它的桥协议数据单元的传输是多向的,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将它的某些端口快速地设置为转发状态,从而能在几秒的时间内形成稳定的活动拓扑。RSTP定义了9个状态机,其中网桥状态机1个,端口状态机8个。这些状态机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RSTP的理论基础。在RSTP中,端口的角色有根端口、指定端口、备份端口(Backup Interface)和替代端口(Alternate Interface)。其中,备份端口提供了连接某局域网网段的备用路径,替代端口为当前根端口所提供的连接根桥路径提供了替代路径。端口的状态有不可用(Discarded)、学习状态(Learning)和转发状态(Forwarding)。端口还分为边界端口(Edge Port)、点到点端口(Point-to-Point Port)和共享端口(Share Port)。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