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月,毛 * *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 * * 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 * * 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 * * 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如苏联之于全世界然。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也必然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2)工农武装根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解析:(1)流动游击的政策,是没有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革命斗争是长期的,不可能有全国性的同时的革命高潮并迅速取得革命胜利。同时,流动游击的政策,没有认识到在农村创建红色 * * 和根据地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于推动革命高潮到来和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有直接的决定意义。 (2)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在 * * 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其中,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有力丁具,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推翻反动 * * ,建立红色 * * ;没有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坚持,就谈不上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不能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有土地革命,或土地革命的政策不正确,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武装斗争就会失败,根据地 * * 也得不到保护。根据地则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的基地和依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不掌握 * * ,土地革命也不能正常进行。总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仔细阅读这一段,就可以看到毛 * * 提出的几个关键词:建设 * * 、土地革命。扩大武装等,这正是工农武装割据必备的几个条件。有了这几个条件,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能胜利,而“流动游击”的错误,恰恰是缺乏对这几个条件的把握。这样一分析,则题目就容易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