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人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应该大力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应该努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③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都应该努力发展,都不应该片面强调。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以自己的专业背景、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甚至冷嘲热讽来回答问题。

材料2


“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上集合众多网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针对某个个人的信息搜索,也称“网上通缉”。2006年3月的虐猫事件,参与虐猫的三个关键当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2008年3月美国网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杀幼犬士兵;在汶川地震时期,有一个辽宁女性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说灾区对她生活构成了影响,用恶毒的语言辱骂灾民,网民从发起搜索到找到她所有的个人信息,到公安机关把她抓起来只有半天的时间。关于人肉搜索逐渐形成了正反两方观点,对人肉搜索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反对的一方则一针见血地指由,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材料3


2008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提出:“人肉搜索”、“网上通缉”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此消息一出,人肉搜索该不该管该怎么管立刻成为舆论焦点。

以上案例反映出网络生活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