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解析:【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题,写作这个作文大致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分析文题,确定立意,构思行文。 首先,对这个作文的审题,要从解题开始。首先要理清材料中的关键字: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其次是认真思考一下关键句: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这个句子是帮助考生提炼主题的,或者说,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为学生提示了一个切入的角度。这个提示很重要,应当显示了命题人有意为之的“匠心”。 深入思考:关键字中,“探险者、蜡烛”是“社会”因素,“山洞、蝴蝶”是自然因素。其关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句的提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在影响自然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寻找到落笔的切入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大的主题方向: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方向下,我们可以分离出许多支路: 1. 微小的举动,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2.人类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保护自然? 3.生命,即使是弱小的,也是最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该如何尊重生命? 4.中国梦是社会发展的梦,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和谐社会建设在不断深入,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候,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才是科学的,才能促进和谐? 以上支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可以是议论文,可以是散文。 有了立意,也就有了写作的方向,而下一步就是构思行文了。众所周知,考场竞争十分激烈,作文要想出类拔萃,那必须有非同一般的构思。对于这个作文,我们可以写成议论文,当然大多数人也是这么做的。比如以“抓微小的举动,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为观点,就可以严格按照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行文。比如开头提出观点,当然最好要用一个自然的导入来引出观点。然后,就围绕这个观点进一步选择论据进行论证,最后以精练的语言总结,再次强调中心论点。这种构思即简单,又实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在这个故事中,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传达出做大事就要不拘小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