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表是B注册会计师在审查XYZ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YZ公司)200×年度财务报表时所实施的部分审计程序。请分别指出这些程序最适宜证实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哪一项认定,将相应的认定名称填在附表中。

具体审计程序管理层认定名称
(1)查明所记载的大额销售业务是否满足确认收入的条件
(2)追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示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未达账项
(3)检查年末应当纳入盘点范围的原材料是否均已记入存货明细账
(4)查检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
(5)对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6)检查发运凭证上的的商品数量是否与销售发票上的数量一致
(7)检查月末顾客对账单回函与应收账款明细账记录是否存在差异
(8)比较材料入库凭证、购货发票及入账的日期是否属于同一正确的时间
(9)将存货明细账余额加计与总账余额核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具体审计程序管理层认定名称
(1)查明所记载的大额销售业务是否满足确认收入的条件发生
(2)追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示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未达账项存在
(3)检查年末应当纳入盘点范围的原材料是否均已记入存货明细账完整性
(4)查检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分类与可理解性
(5)对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
(6)检查发运凭证上的的商品数量是否与销售发票上的数量一致准确性
(7)检查月末顾客对账单回函与应收账款明细账记录是否存在差异计价和分摊
(8)比较材料入库凭证、购货发票及入账的日期是否属于同一正确的时间截止
(9)将存货明细账余额加计与总账余额核对计价和分摊


(1)销售业务属于“交易”。如果记录的销售业务尚不满足确认收入的条件,相当于记录了不应记录的交易,违背了“发生”认定;
(2)银行存款属于“余额”的范围。如果银行已付、企业未付,说明银行存款日记账记载的那笔(已经支付的)存款是不存在的,违背了“存在”认定;
(3)如果材料已纳入盘点范围,说明材料的所有权已转移到被审计单位,此时应当在同期入账。如未入账,属于会计记录不完整,违背了“完整性”。
(4)如存在借方余额,应通过财务报表重分类程序调整到预付款项中,这种只调表不调账的调整属于财务报表列报类的“分类与可理解性”认定;
(5)折算汇率属于单纯的计算,由于涉及的项目为余额类项目,应与“计价与分摊”认定相对应;
(6)首先,商品数不是金额,不要凭习惯或想象与“余额”划等号;其次,因为没有明确提及账户或财务报表项目名称,也很难判断这一程序是针对哪张财务报表的。将程序的实施对象看成是“销售交易”可能更为适宜;最后,如果数量不一致,则交易金额随之产生误差,影响“准确性”认定;
(7)从程序上看,核对的是月末顾客对账单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上均有记载的款项金额,这就与“存在”、“完整性”认定无关,属于单纯的金额核对,针对的是“计价和分摊”认定;
(8)检查入账日期是否正确是截止测试的本质。而判断入账日期正确与否的主要依据是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和相关凭证的日期;
(9)“存货明细账”与“余额”对应,核对余额是否一致属于对“计价和分摊”的检查。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取材于《韩非子·十过》)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欲君之故适:迎合

B.少欲则能其众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竖刁与:任用

D.桓公渴而死南门之寝馁:饥饿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君用之可怪也欤

B.刚则犯民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夫易牙君主味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D.多信能亲邻国于其身也,耻师焉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

C.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齐桓公深表赞同,最终采用他的建议。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便伺机联合易牙、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结果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以至于死了三个月也没人去收尸。小题4:给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断句。(3分)

其 为 人 也 坚 中 而 廉 外 少 欲 而 多 信 夫 坚 中 则 足 以 为 表 廉 外 则 可以 大 任 少 欲 则 能 临 其 众 多 信 则 能 亲 邻 国。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3分)

译文:                                                                            

(2)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3分)

译文: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