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阿托品化

答案

参考答案:

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用阿托品后病人出现:①瞳孔较前扩大,光反射存在;②心率较前增快,达80~100次/分;③肺部啰音消失;④颜面潮红;⑤皮肤干燥。表明达到阿托品化,则阿托品应减量维持应用,否则很容易导致阿托品过量甚至中毒。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教”的伦理学基础因而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睇”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入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但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小题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学“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教”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
小题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而生成的。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社会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不是“愚孝”或“伪孝”。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学校推行“五心(忠心、爱心、关心、信心、孝心)教育”,其中“孝心”教育应该是最基础的伦理教育。
B.一个人只要不“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就是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
C.当前的应试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古代的学“文’,一样具有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的作用。
D.从古至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