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 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 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 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 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 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 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 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 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 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 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金玲译,有删改)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6分)

答案

参考答案: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解析】解答信息筛选题先要在原文中找出答题的信息区域,文章分析“立功”和“立言”是从第2节开始,第3节分析“立功”,第4节分析“立言”。所以答案应在2—4节,再整理概括。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__________________”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4、“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