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Y会计师事务所的K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小组的分工,专门负责审查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 资料一:在审计开始时,K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发现甲公司的固定资产原值与上年相比有显著上升。根据在其他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经验,K注册会计师确定了以下两个重要的项目审计目标: (1)甲公司对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是否拥有所有权,是否存在,计价是否正确; (2)本年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均已进行会计记录。 资料二:甲公司在2008年度发生了以下固定资产增加业务: (1)从T公司购进的一台A-130机床; (2)由Y建筑公司新建完工、交付使用的办公大楼; (3)从U投资公司融资微服私访的生产流水线; (4)由V公司投资转入的运输设备。 要求: (1)对于以一笔款项同时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K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哪些文件与凭证,以证实其所有权与存在性;甲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K注册会计师方可确认其计价的正确性。 (2)为检查甲公司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K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哪些具体的实质性程序。 (3)指出注册会计师为证实甲公司对上述每项固定资产拥有所有权,应实施何种具体的实质性程序。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为验证外购固定资产的所有权,K注册会计师应检查甲公司此笔业务的授权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在此基础上核对购货合同、购货发票;为验证这些固定资产的存在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进行实地观察;对于以一笔款项同时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的情况,K注册会计师应当检查甲公司是否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为检查甲公司是否存在未作会计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K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以下实质性程序: ①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抽查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 ②检查出售、盘亏、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③检查因修理、更新改造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检查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⑤检查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⑥检查转出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⑦检查其他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①对于A-130机床,应审核甲公司与T公司签订的购货合同,并检查T公司开具的买方发票,证实付款方的确是甲公司。 ②对新交付使用的办公大楼,应审阅甲公司与Y公司签署的建造合同,获取产权证明文件和财产税单以及抵押贷款的还款凭证。还应获取办公大楼的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③对从U公司融资租人的生产流水线,应验证相关的融资租赁合同。 ④对于V投资转入的运输设备,应审阅有关的产权转移文件、运营证件等。

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和c三类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按照税前利润的5%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为60万元。(本题资料包括: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四)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甲公司利用ERP系统核算生产成本,在以前年度,利用ERP系统之外的G软件手工输入相关数据后进行存货账龄的统计和分析。2011年,信息技术部门在 ERP系统中开发了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于每月末自动生成存货账龄报告。甲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应当结合存货账龄等因素确定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 价准备。

(2) 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1年度固定资产未大幅变动,与折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3) 甲公司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a产品。自2011年2月起,新增乙公司为委托加工方。甲公司支付给乙公司的单位产品委托加工费较其他加工方高20%。管理层解 释,由于乙公司加工的产品质量较高,因此委托乙公司加工a产品并向其支付较高的委托加工费。A注册会计师发现,2011年a产品的退货大部分由乙公司加 工。

(4) b产品5月至8月的直接人工成本总额较其他月份有明显增加,单位人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销售部、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均解释由于b产品有季节性生产的特点,需要雇用大量临时工。这与A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了解的情况一致。   (5) 为方便安排盘点人员,甲公司将a和b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确定为2011年12月31日,将c产品的年度盘点时间确定为2011年12月20日。自2011年12月25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c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6) 甲公司租用丙公司独立仓库储存部分产成品。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产成品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甲公司与丙公司在年末对账时发现80万元的差异,丙公司解释,该差异是由于甲公司客户于2011年12月30日已提货,而相关单据尚未传至甲公司所致。   

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制造费用的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 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与ERP系统中存货账龄分析子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2) 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度生产成本分配表, 主要包括:①月末产品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中分配的方法是否正确;②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 ③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和批准等。

(3) 对委托加工费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4) 对直接人工成本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5) 对a和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6) 对2011年12月31日存放在丙公司的存货实施函证程序,并检查存货发运凭证、对账差异调节表等书面记录,确定差异原因是否为时间性差异。

资料四: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A注册会计师结合销售合同等因素确定了b产品和相关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认为应计提跌价准备70万元,并向管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管理层以该金额不重大为由拒绝调整。

要求:

针对资料三第(1)至(6)项的审计程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不直接相关,指出与该审计程序直接相关的财务报表项目和认定。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