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公司2009年通过有偿出让方式(拍卖)取得某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为高档住宅,楼面地价为3500元/m2,甲公司拟分两期建设50栋别墅。当第一期20栋于2010年竣工时,因债务纠纷,被法院裁定强制拍卖还债。拍卖行委托乙房地产估价公司评估出拍卖底价为3900元/m2。拍卖行据此进行了拍卖,成功卖出了8栋,平均成交价格为4000元/m2,其余12栋流拍。当2012年第二期30栋竣工后,建成的别墅以6100元/m2一售而空。甲公司因此指责乙房地产估价公司于2010年评出的拍卖评估底价太低,而且当时别墅的拍卖底价竟然只比2009年的楼面地价高400元/m2,远低于其当时投入的建设成本,很不合理。而乙评估公司坚持当时的估价结论是合理准确的。请问:乙评估公司坚持当时的估价结论合理准确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乙评估公司坚持当时的估价结论合理准确的理由有:
1.拍卖时的时点与第二期工程竣工时点相距两年左右,房地产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变化。
2.为还债而强制拍卖的成交价格一般都会低于正常市场交易价格。
3.拍卖时只卖出了20栋中的8栋,说明在当时的拍卖成交价格水平上,市场的需求并不旺盛,需求不足也会导致成交价格较低。
4.整个别墅区在一期工程竣工与二期竣工时的整体小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备程度、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不可同日而语。
5.2009年取得土地时的土地市场状况与2010年拍卖别墅时不同,2009年的拍卖地价与2010年拍卖别墅的地价不具可比性,更不能与2012年拍卖别墅的拍卖底价相提并论。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心理学和接受美学都认为,阅读活动可看成是作者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心灵对话,是阅读主体为了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次精神探险。因而当阅读主体面对一个陌生的又是高于“自我”的“自我”,其潜在的精神气质和智慧,就如“电击”一般被唤醒,被激活了。当然,一个人面对一本书,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我”走来而产生灵魂上全方位的震动和惊喜,或者说一个新的“自我”从“旧我”的躯壳里诞生的情形,一生中难得一遇。这种情形多半发生在某些文学艺术家或人文科学家身—上。在其他人那里,则偏重于智慧的激活和治学方法的重铸。

“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的情形因人而异,多数是部分得到更新,别开生面。至于气质和心灵完全吻合的情形,是决不会有的。如果完全认同,则无异于泯灭自我的心智。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当他发现自己身上的英雄主义气质与当时名声在他之上的马雅可夫斯基相近时,他就抑制自己的英雄主义气质。帕斯捷尔纳克的例子,值得深思,值得曾受惠或脱胎于某些外国作家且已声名远播的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们反省。

为这几段文字确定一个标题,较恰当的是()。

A.阅读活动和读者“自我”

B.人乎其内,出乎其外

C.得一新生命,人一新世界

D.小议读书艺术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