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不良短信的升级:传播“非典”谣言,触犯刑事法律 从2003年4月25日起,广东省内大部分手机用户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一万例,‘五一’节放假一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个用户,你的手机账上将获得188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快转……”至4月26日,全省手机用户转发该短信已多达213万多条。 针对大量有关“非典”谣言的手机短信息在广东部分地区传播,广东各级公安机关对此迅速展开追查。目前,已拘留了13名制造、传播谣言的不法分子,其中个别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指出,利用非典型肺炎制造谣言是违法行为,转发此类谣言短信超过10条者同样违法,公安机关将严惩不贷。 4月26日,北京董某在网上发表题为“绝对可靠内部消息,上海隐瞒大量非典病例”的文章称:“上海已有四百余人因‘非典’死亡。”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于5月3日将董某查获,现董某已被刑事拘留。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个别人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不实消息和谣言,在部分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防治“非典”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公安机关查处的案件中分析,涉案人员多为不明真相的青少年,但也确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借机造谣惑众,妄图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 不良短信的起源:无孔不入的黄段子 “龙马精神事业旺,乌纱帽往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小蜜要你抱,钞票朝你飘,乐得你直喊:要、要、要。”2003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张先生为这条好友发来的拜年短消息被爱人盘问了一通,并对他不依不饶:“你一定是在外面有了‘小蜜’,否则怎会有如此祝福” 一项调查表明,春节期间,手机用户人均短信发送量超过40条,而北京地区的手机短信总量超过 70亿条。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没少了短信的角色,短信成了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观众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发向晚会的短信超过1 300万条。 短信息拜年之所以能成为当前最受欢迎、被普遍采用的拜年方式,是因其经济、便捷、时尚,摈弃了繁文缛节的时代理念,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这本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健康的交流方式,却因为“小蜜”的加入而有些变味儿了。其实,并不是在春节期间才出现黄色短信的苗头,这种现象实际上由来已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传播黄色短信、讲色情笑话、说黄段子竟成了一种时髦,办公室、旅游途中和茶余饭后,经常成为黄段子的传播场所。 据调查,目前的短信内容除了新闻、服务等种类的信息外,还有一个共同的趋向――迎合低级趣味,搞性暗示。短信一族对此都深有感触,有些短信的“黄度”很深,极富挑逗性和骚扰性,有些句子更可称“肮脏”和“下流”并重,甚至不堪入目。 一知名企业成都分公司业务经理章女士遭人暗算,接下来,噩梦开始了。3月2日晚上11时许,章女士接到了来自广州、上海、武汉、深圳等地的电话,共有200多个黄段子,几天后又有近千个无聊电话、不堪入目的黄色短信,潮水般地涌来,折磨得她几乎精神崩溃。又羞又怒的章女士决心弄个水落石出。原来,有人在一家黄色网站上,以她的名义发布了征求一夜情的消息。经公安机关调查,被怀疑发短信的人是在深圳某地上网发布的信息。 在海口某酒家当领班的陈女士近来被一男子用黄色短信骚扰。据她反映,该男子不知从哪里得到她的手机号码,从2月3日开始,几乎每天都给她的手机发短信,都是一些如“有机会跟你上床是我的荣幸,晚上见”之类的黄色短信。现在她被这个男子折磨得苦不堪言…… 有关人士指出,所谓的黄段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民族的民俗史都有这样的“民间笑话”,反映的是一种欲望式的文化。在社会还比较封闭、性教育、性知识传播还不通畅的情况下,只能用粗鄙笑话的形式来宣泄。这既是一种若有若无的交流,又是一种替代式的欲望表达。 然而,近些年来,黄段子逐渐成为交际场中的一股邪气歪风,在某些地方,甚至风行一时。它成了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或曰“粘合剂”。当领导的,借以“联系群众”;做学问的,借以“放下清高”;当老板的,借以“取悦八方”;妙龄少女,以此表示并非“初出茅庐”;而上了年龄的,又借来显示自己的“壮心不已”……所以,虽有人对此不满,也只略表缄默,并不拍案而起,以免“坏了气氛”;而更多的人,则是于这种“口头花柳”之间,找到了“共同语言”,加深了“深厚友谊”,致使歪风秽流,一发而不可收。 不良短信的演进:天上掉个大“馅饼” 只因误信一条短信息,辽宁的一位吴先生不远千里来到厦门领取自己的“奖品”――“一台价值16 000元的手提电脑”。他先把300元的礼品托运费汇入指定的银行账号,而当他拿着银行收条来领奖时,联系人已不见影踪,再去查那300元,也已经被人领走了。像吴先生这样的短信诈骗受害者,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为数不少,利用手机短信搞诈骗活动的案件屡有发生。 据媒体报道,广东、福建两省针对利用虚假短信诈骗、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日渐猖獗的情况,于 2003年1月起联合开展为期三个月,代号为“DX”的打击行动。截至4月1日,两省共破获利用短信息犯罪案件546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59名,打掉犯罪团伙21个,缴获赃款人民币30多万元,作案工具电脑99台、手机279部、短信“群发器”74部、银行存折194本、提款卡117张及一大批其他赃款赃物。 实际上,不法分子利用发短信息频频作案的骗术并不新鲜,其中不少是从境外移植过来的,前些年在境外一些地方也颇为流行,后来由于当地对其严厉打击,才逐渐转移到大陆来。据调查,利用虚假信息诈骗的手段主要有四个: 手段一:中奖 2003年2月1日,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刑警大队连续接到群众报案,2名事主分别在2002年11月和2003年1月被人以他们在“香港某国际投资集团深圳办事处”举行的抽奖活动中中大奖为名,骗走人民币20万元。 3月10日、11日,专案组在厦门市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柏男、杨雪姣、李发兴等人。经初步审查,该团伙总部设在台湾,有严密的组织,共诈骗了群众415人,已经得手200多宗,诈骗金额上百万元。 该团伙的行骗手法是:第一步,在深圳、厦门、南昌等地租下多处住房,每一个点称作某办事处。在每套租住的房子里安装3-5台有线电话。第二步,发短信息给受骗人,称受骗人已中“香港某国际投资集团”的奖金,并告知集团联系电话。第三步,受骗人按信息上的电话,核实中奖情况,被告知中了三等奖,奖金5万元,并要受骗人先往其指定账号汇税款和手续费2 000元。第四步,受骗人汇入2 000元后,团伙再次发短信息告知受骗人,称其不是会员,要寄二张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现金8 000元,才能人会,否则不能领取奖金。第五步,受骗人再次汇入8 000元,团伙通过短信告知,经董事会研究,受骗人被破例录取为会员,同时还提供给受骗人一个会员编号。第六步,一名自称科长的人主动打电话向受骗人介绍公司情况,让受骗人将中奖的钱再拿出一部分,由公司代为投注,每注1 000元。过一段时间,通过短信息告诉受骗人,公司已为其投了注,中了一等奖,奖金500万元,受骗人需再汇入20万的税款和手续费才能领奖。受骗人汇入巨款。第七步,发短信息告知受骗人,公司已将其中奖的全部奖金汇入受骗人提供的账号,要受骗人3天后查询汇款情况,受骗人多次查询无款汇入,打电话无人接听。 手段二:征婚 近日,远在沈阳的被骗事主曲某向深圳警方反映,2002年9月18日,她收到一自称肖南的男子发来的征婚短信息,此后上当受骗,从2002年9月18日至2003年1月21日,肖先后4次骗取曲汇往银行账户人民币25 000余元。警方在深圳将犯罪嫌疑人姜跃军等4名涉案人员抓获。 2003年2月,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黄贝派出所侦破了以杨 * * 为首的利用短信息和刊登广告等形式从事婚介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杨 * * 等5名犯罪嫌疑人。经查,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杨 * * 伙同张珍等人,先后诈骗了100多人,在深圳市联兴大厦、林茂大厦,以发送婚介短信息、刊登婚介广告等手段,先后诈骗了100多人,其中杨 * * 分得赃款人民币2万多元。 手段三:办证 2003年3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接到辽宁省大连市市民刘某报案,称接到一手机短信息称可代办各种证件,刘某在两次汇款后发现被骗。南山分局刑警大队立即开展侦查,并迅速发现有关线索。3月20日凌晨,采取缉捕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吴燕林等3人,缴获作案工具电脑1部、手机10台、手机短信群发器1台及赃款赃物一批。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自2002年6月以来采用短信息群发技术,发送办理证件的短信息实施诈骗近200宗的犯罪事实。 手段四:敲诈 2003年3月12日,韶关市广客隆连锁店经理黄某到韶关市刑警支队报案,称其接到一手机短信息,威胁称已在韶关市内广客隆三家连锁店安置炸弹,勒索事主20万元,要求5天内交钱,否则引爆炸弹。接报后,韶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立即开展侦查,迅速封锁现场,清查广客隆各连锁店后证实没有爆炸物品。经侦查,于3月25日将犯罪嫌疑人邝俊伟抓获,现场缴获赃款3万多元。
请你就资料反映的问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1100~1300字。
参考答案:浅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助政策宣传不够,落实力度不够。我国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对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没有落实到位。 (二)现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未分层次运作,受资助群体易出现依赖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 (三)贫困生的“身份”认定缺乏合理机制。据了解,一些“富裕生”用欺骗手段,顶着“贫困生”的头衔,享受着不应属于他(她)的“待遇”,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却得不到帮助。 (四)受助群体的诚信度不足对资助体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银行愿意为大学生申请贷款提供便利的条件,是建立在大学生“诚信”的基础上的。但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缺乏,造成国家的助学贷款计划难以为继。 二、改革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国家拨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重视高等教育的募款渠道。财政拨款是教育投入体制的主渠道,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是根本。教育财政性拨款的加大,可以降低教育收费的比例,减轻贫困家庭学生的负担。学校要增强自己募捐资金的能力,多方筹措,保证助困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 (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诚信观念。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我国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近来部分“假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开假证明骗取学校、银行等的助困资金,严重的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妨碍了助困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他们的诚信观念。 (三)改革传统助人模式的“施予”方式,提高贫困生的自立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它还包括贫困者面临和物质资源、知识技术信息以及一些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时,无法得到这些资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式的资助,通过提高学生的能力,变“输血”为“造血”,变“供给型”为“经营型”显得尤为重要。 (四)建立详细的贫困生信息库,以杜绝“假贫困生”现象。学校要建立详细的贫困生信息库,并进行分类归档,防止“假贫困生”现象的出现,确实将助困资金落实到贫困生的身上。 (五)加强高校内部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学校要作好内部管理工作,作好助困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至少将学校收费的10%要用作助困资金,并作好监督工作,杜绝胡乱收费现象发生。 (六)完善贫困生资助相关法规,加强助困政策宣传。资助主体与资助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均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以立法形式将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固定下来很有必要。 目前,我国对助困政策的落实还不够,应加强宣传,使其深入人心。 我国人口众多,贫困生数量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我国的贫困生问题,我国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切实作好具体的工作,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是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