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企业依照软件工程的原则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为了使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并顺利完成,在开发系统之前,企业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按照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环境可行性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主要研讨了以下问题:
A.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对企业发展有何帮助
B.电子商务系统的使用方式如何与企业现有的生产、销售、管理体系相融合
C.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能否保证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D.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运行所需资金总量是多少
E.企业管理制度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系统的运作
P.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企业宣传是否有法律限制
G.电子商务系统运行时企业核心数据的安全性如何解决
H.企业领导层对电子商务系统有何要求
【问题3】 该企业按照软件工程的原则完成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形成了大量的文件资料。 系统设计说明书在 (11) 阶段产生,系统说明书在 (12) 阶段产生,实施进度报告在 (13) 阶段产生,可行性分析报告在 (14) 阶段产生,运行记录在 (15) 阶段产生。 |
参考答案:
解析:(11)系统设计 (12)系统分析 (13)系统实施 (14)系统规划 (15)系统运行和维护试题一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知识。 问题1考查的是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分析问题。 电子商务系统在开发建设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主要包括4个方面。 1.运行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是对方案在组织中的合适程度的度量,也是人们对该系统的感觉的度量。在判断系统运行可行性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工作吗 (2)用户和管理人员对问题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感觉如何 2.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就是分析所提出的要求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是否有可能实现。这里所说的现有水平,是指社会上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了的技术,不应该把尚在实验室里的新技术作为讨论的依据。 技术可行性主要涉及如下三个问题。 (1)建议的技术或方案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是否可以实现 (2)企业目前拥有所需的技术吗 (3)企业拥有所需的技术专家吗 3.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主要从经济上考虑,包括所需费用的预算和对效益的估算。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估算的过程中常常把费用估计低了而把收益估计高了,这是因为人们在考虑问题时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 4.社会环境可行性 要考虑各种社会因素,才能确定系统是否可行。由于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是在社会环境中工作的,除了技术和经济等因素之外,还有许多社会因素对于系统的建设起着制约作用。例如,产品宣传如何符合法律要求、电子商务系统如何与变动中的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吻合。 问题2考查的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平台结构。 下图是电子商务系统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要能运行,既要有网络、主机设备,也需要有支持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网络和主机设备是系统运行的基础环境,而支持平台软件运行其上,构成了电子商务系统平台。
问题3考查的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问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任一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都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5个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2)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说明书中。 (3)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系统调试与转换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 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格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对于不能修改或难以修改的问题记录在案,定期整理成新需求建议书,为下一周期的系统规划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