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说明和流程图,如图23-12至图23-15所示,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上述流程图是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画出的某考务处系统的数据流程图(DFD),图中○表示加工:→表示数据流; 表示数据源终点;
表示文件。
该系统有如下功能:
·对考生送来的报名单进行检查。
·对合格的报名单编好准考证号后将准考证送给考生,并将汇总后的考生名单送给阅卷站。
·对阅卷站送来的成绩清单进行检查,并根据考试中心制定的合格标准审定合格者。
·制作考生通知单送给考生。
·进行成绩分类统计(按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考试级别等分类)和试题难度分析,产生统计分析表。
部分数据流的组成如下所示:
报名单=地区+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考试级别+通信地址
正式报名单=报名单+准考证号
准考证=地区+序号+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级别
考生名单=准考证号+考试级别(其中{w}表示w重复多次)
统计分析表=分类统计表+难度分析表
考生通知单=考试级别+准考证号+姓名+合格标志+通信地址
【问题4】 指出考生名册文件的记录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
参考答案:
解析:考生名册=地区+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考试级别+通信地址+准考证号[试题六分析] 根据数据流图的数据平衡原则,在分层的数据流各部,上层数据流图与下层数据流图必须是平衡的,即下层数据流图的所有输出数据流必须是上层数据流图中相应加工的输出数据流。如果上层数据流某加工的一个输入(输出)数据流对应于下层数据流图中若干个输入(输出)数据流,而且下层数据流图中这些数据流的成分之和正好等于上层数据流该部的这个数据流,那么它仍算是平衡的。 结合数据流图知识,图23-14中的1.*等字样已经表明,图23-14与图23-13的加工 1相对应。考察图23-14的两个输出数据流“不合格报名单”和“考生名册”,根据数据平衡原则,可以断定图23-14的输入数据流是图23-13加工1的输入数据流,即“报名单”。图23-14的输出数据流应该与图23-13加工1的输出数据流等价,所以图23-14的输出数据流②和输出数据流⑧应该是“准考证”和“考生名单”。 上面对图23-13加工1已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未发现可删除的成分。考察图23-13加工2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发现“试题得分清单”并不是系统功能所要求的,但只是在加工时使用“试题得分清单”,完全可以图23-15从加工2.1之后产生“难度分析表”和“分类统计表”。由此我们断定图23-13的输出数据流“试题得分清单”是可以删除的。 显然,图23-15是与图23-13的加工2相对应的。根据数据平衡原则,考察图23-13加工2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发现图23-10中缺少输入数据流“合格标准”和输出数据流“错误成绩单”。仔细考察图23-15,易知输出数据流“错误成绩清单”应该从加工2.1流出,而输入数据流“合格标准”应该流入图23-13加工2。 仔细阅读数据流图,可知“考生名册”文件的数据源是“正式报名单”,并在加工 2.3中产生“考生通知单”,在加工2.4中产生“分类统计表”。这样,“考生名册”文件数据项的来源和应用范围都已确定。结合试题说明,首先将“考生通知单”中除合格标志外的数据项都包括进“考生名册”文件。成绩要按地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考试级别分类统计,这些数据项都在“正式报名单”中,而加工2.4又没有使用“正式报名单”,显然,以上5个数据项也要包括进“考生名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