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在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见下图)。
![]() | |
图一 | ![]() |
图二 |
材料二: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 * * 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绝大多数与会国代表的拥护和支持,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万隆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包括了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础,被后人称做“万隆精神”。
![]() | |
图一 周恩来在万隆 | |
会议上发言 | ![]() |
图二 大会代表纷纷请 | |
周恩来签名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新中国对日内瓦国际会议的主要贡献。
答案
(1)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2)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破坏会议;参加会议的各国之间矛盾和分歧比较大;为实现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而提出的。
(3)“万隆精神”的实质是亚非国家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宣言。
影响: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