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据某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km/s;纵波(P波),波速VP=9.9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______(选填“A”、“B”).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______波,b为______波,C为______波(选填“S”、“P”、“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______km.

答案

(1)纵波的速度最快,所以纵波最先到达,在甲图中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B摆.

故选:B

(2))由图可知,纵波的速度最快,横波次之,面波速度最小,最先到达的是纵波,最后到达的是面波.

故答案为:P;S;L;

(3)根据

x
vs
-
x
vp
=7.6s,可以求出地震台距震源的距离,x=62.7km.

故答案为:62.7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开通之日“但闻辙轨摩荡声甚属,而人已如电掣飙驰,随之以去矣。乘者、观者一齐笑容可掬,啧啧称叹……”不料未过多久,火车在江湾一带轧死行人,导致民情汹汹。清政府遂以28. 5万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掷入大海……在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中,反对修铁路的理由包括:(一)扰民;(二)夺民生计;(三)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四)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修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

材料二 义和团曾经张贴“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大轮船”的揭贴。

材料三 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