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 * * 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 * * 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
材料2
邓 * * 思考、研究群众路线问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群众路线与其他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中阐述其群众路线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辩证性特征。邓 * * 分析研究的一系列关系主要有: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邓 * * 的思想中,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邓 * * 曾多次强调,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都是毛 * * 思想的灵魂,是他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毛 * * 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 * * 不仅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而且还认为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即贯彻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坚持实事求是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保证。
材料来源:2007年6月7日新华网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之一是比较好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进行了许多改革创新、发明创造。这是我国进步的动力之源。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过去,我们依靠人民群众,突破了许多陈旧体制和观念的束缚;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和智慧。由此可见,民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种基本手段。
材料来源:2008年9月2日人民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分析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分析材料3,简述群众路线为什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选做题Ⅱ:
以下是关于联合国的一段材料: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2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联合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加以分析: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何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选做题Ⅰ:
(1)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这是中 * * 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中 * * 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2)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 * * 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对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党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奇迹。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形成具有中 * * 党人特色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由中 * *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中 * * 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毛 * * 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 * * 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毛 * * 指出,中 * * 党是人民的一部分,党是人民的代表。群众观点是中 * * 党人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的 * * 党人都要替人民着想。
选做题Ⅱ:
(1)联合国自产生以来,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生之初,被美国所控制;第二阶段,是被美国和苏联所左右;第三个阶段是由于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被超级大国操纵的局面有所改变;第四阶段是冷战后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2)联合国的发展历程,是由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所决定,是其缩影和具体表现。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其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三,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如下过程:其一,“雅尔塔体制”阶段;其二: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阶段;其三,两极格局发生量变的阶段;其四,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后终结;其五,当前世界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
(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政府间组织。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因此,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题。

  北宋时扬州的“州城”,只略向南稍加扩展,而蜀岗上的“子城”已成为废墟。  

  南宋期间,扬州成了江淮地区抗金、抗元的主要战地之一。朝廷命扬州知州吕颐浩在“州城”的基础上修建“宋大城”。西城墙南起砚池经保障河北至长春桥,全长2860米;北城墙在漕河南,西起长春桥,东至高桥以西,全长2100米;东城墙在古运河西岸,北起高桥,南接康山街,全长2950米;城南墙沿用唐“罗城”南城,沿古运河北岸,全长2200米。这座宋大城全部用大砖砌造。

 数十年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又在原蜀岗“子城”的废墟上修筑土城“堡寨城”,也称“堡城”。它的西、南、北城垣(yuán墙)大部沿用原“子城”的城垣加以修筑,只另筑了东墙。这座城的周长约50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堡城与“宋大城”相对,其间相隔约一公里,又筑“夹城”以通往来。所以这时扬州一地有三城,即“宋大城”、“堡城”和“夹城”,总称“宋三城”。又因三城形似蜂腰,所以又名“蜂腰城”。宝祐年间堡城重建,因此堡城改名为“宝祐城”。

  扬州出土的宋城遗址城砖中,有不少印有“大使府造”的字样,还有不少城砖印有韩世忠抗金部队的番号和后来抗元部队的番号,正反映了南宋时建城的军事目的

1.“宋三城”的布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介绍“宋大城”时是按________________顺序说明的。

2.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3.用划线处文中加粗的“这”所指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段说明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原蜀岗“子城”废墟上修筑的“堡城”和“宋大城”一样,全部用大砖砌造。

B.“堡城”城墙是在原“子城”四周的城垣上修筑起来的。

C.“宋大城”和“宝祐城”是应军事的需要——抗金、抗元而修筑的。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