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推断题

(7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A的水溶液显              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由此推断,

C物质是   (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反应后溶液变为红色。由此推断,D物质是        

(写化学式),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指示剂除外)可能是                       (写出所有可能)。

答案

(1)碱 (2)CO2 + 2NaOH = Na2CO3 + H2O  (3)Ca(OH)2;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4)HCl     NaCl、HCl或NaCl、CaCl2、HCl(2分;少写,错写不得分)

题目分析:(1)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因为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故A的水溶液显碱性;(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说明溶液中的碱为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仍呈碱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因为(2)中生成物为碳酸钠,可确定C物质为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说明有碱性物质存在,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4)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反应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碳酸钠,所加溶液为酸溶液,故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指示剂除外)可能是NaCl、HCl或NaCl、CaCl2、HCl.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