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______(填测量工具)和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答案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刻度尺和交流电源.

(2)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若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则说明以平衡摩擦力,故选D.

(3)若木板水平放置,对小车受力分析可知,小车速度最大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应为零,

即小车受到的橡皮筋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橡皮筋应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的左侧,故ACD错误,B正确.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做匀速运动,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最大,要测量小车的最大速度,应选用纸带的点迹均匀的部分,如GK段进行测量.

故答案为:(1)刻度尺;交流;(2)D;(3)B;(4)GK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按原文在横线上填入语句。

                                                                                           

3.本段文字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 ]

A.前后矛盾  

B.以动写静  

C.静中有动  

D.动中有静

4.“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把这句话中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士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6.本段文字按触觉、视觉、听觉分为三个层次,试用“||”在文中标出。

7.连用几个“像”或“好像”描写你熟悉的景物,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