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李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马路上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钱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内有价值2000元的财物)夺走后迅速逃跑。钱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赵某经过此地,赵某将李某拦住。此时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赵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赵某重伤。甲市公安机关抓获李某后,与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是因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l万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李某将需要身份证人的资料交给何某伪造后,再交给购买者的行为与何某一起构成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的共同犯罪。  2.李某使用伪造的居民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于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已构成诈骗罪。  3.李某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并且为抗拒抓捕将人刺伤,已构成了抢劫罪。  4.李某在乙市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1万元,已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1. 李某伙同何某,由何某伪造身份证,李某提供相关资料并出售伪造的身份证,已构成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李某虽未直接伪造,但是其故意为直接伪造者何某提供条件,帮助何某实施该罪,已成立共同犯罪。2.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指定教材《刑法》也指出:“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成立诈骗罪。”3. 《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定罪处罚。”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所以,李某已构成抢劫罪。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化罪的前提是前罪已构成,即因为钱某的背包价值2000元,所以对它的抢夺已构成抢夺罪,这是抢劫罪的前提。4. 《刑法》第196条规定了构成该罪的四种法定情形。“(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某电器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某种电机产品,该产品不含税出厂价为1540元/台,2003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
1.5月1日-10日,企业采用以旧换新方式促销,销售该电机产品618台,每台旧电机产品作价260元,按照出厂价扣除旧货收购价实际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791040元。11日-31日按出厂价销售该电机产品895台,另外收取包装费和售后服务费30000元,开具普通发票。
2.非独立门市部零售该电机产品1689台,零售价为2223元/台。
3.以出厂价将该电机460台发给外省分支机构用于销售,支付运费16000元,其中包括建设基金1000元,装卸费1500元,保险费1800元。
4.以出厂价销售给某专业商店该电机160台,因该商店提前付款,该厂决定给予其 5%的销售折扣,收回货款234080元。
5.本企业基建施工队建造办公楼一栋,工程成本16400000元,工程完工后,将其销售给某事业单位,取得销售收入23500000元。
6.将门面房出租给某饭店,合同规定,每月租金6000元,由承租方进行简单的装修,发生装修费3500元,装修费用由出租方负担,从承租方支付的租金中扣除,本月电器厂实际取得租金2500元;该饭店本月取得饮食服务收入34650元。
7.用15台该电机与原材料供应商换取等值生产用原材料,双方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为23100元,原材料已入库。
8.购进钢材一批,取得手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为86000元,已验收入库。但在使用时发现部分钢材不符合购货合同要求,经协商,对方同意给予折让,折让金额为375680元(不含税价),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退还销售方,并取得销售方按折让后的价格重新开具的专用发票。
9.当月受托为某企业加工电机配件,委托方拨付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8400元,委托方支付了加工费34500元(开具普通发票),本企业该品种电机配件的不含税销售额为 265000元。
本月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均通过认证。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本月应纳营业税( )元。

A.1542238.14

B.1733238.14

C.1542063.14

D.1733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