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0长春中考21.)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结论:不含有CaCl2。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Ca(OH)2

(4)综合分析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  

答案

(1)CaCO3(2)滤液B中不含Na2CO3(4)①NaCl ②HCl或NaOH

:(1)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他们要相互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2HCl+Ca(OH)2=CaCl2+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只能得到CaCO3沉淀;

(2)加入足量稀盐酸都没有气泡那么溶液中必然没有碳酸根,由此得出结论滤液B中不含有Na2CO3

(3)探究B是否含有CaCl2,氯离子不参与离子反应,故B中必然含有氯离子,而氢氧根就不一定,因为盐酸的量可能不足,也可能过量,所以当加入碳酸钠而无沉淀时,说明在溶液中一定没有钙离子,所以既不会含有氯化钙,也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综合分析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钙和氢氧化钙,那么溶液中必定含有氯化钠,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1)CaCO3

(2)滤液B中不含有Na2CO3

(3)不含有CaCl2; Ca(OH)2

(4)NaCl;NaOH.

单项选择题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有用能把物体放大到上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一般病毒,只有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那么大.病毒比细菌简单得多,整个身体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连细胞壁也没有.蛋白质外壳决定病毒的形状.它们中有的呈杆状、线状,有的像小球、鸭蛋、炮弹,还有的像蝌蚪.病毒不能单独生存,必须待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因此各种生物的细胞便成为病毒的“家”.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身上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人类的天花、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动物的鸡瘟、猪丹毒、口蹄疫等,都是因为病毒寄生于人体及畜禽细胞而引起的.寄生在植物体上的叫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大白菜的孤丁病、马铃薯的退化病等等都是由植物病毒引起的.还有一类病毒生活在细菌体内,以茵为食,因此被称为噬菌体,是细菌病毒.病毒所依赖的活细胞叫寄主,一般每种病毒都有特定的寄主,例如脑炎病毒只能在脑神经细胞内寄生.寄主养活了病毒,而病毒却“恩将仇报”,反过来危害寄主.以人体为寄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至今还使许多儿童深受其害.1801年,拿破仑派遣了2.5万名士兵进军西印度洋的卡伊德岛准备 * * 当地黑人.由于军队染上了“黄热病”,结果病死2.2万多人,只好不战自败.直到1902年才查明:引起“黄热病”的元凶是黄热病毒.病毒的寄生性为消灭病毒带来了困难,因为消灭病毒或多或少都要伤害寄主.只有在人们认识到动物自身具有免疫机能之后,才逐渐掌握了对付病毒的办法______人工免疫.最简单的生命体是类病毒,它的个体只有病毒个体的七十分之一,只有核酸,别无其他组成物质.类病毒与病毒性质相似,也具有寄生性,可以引起小麦矮化病等症.

按照作者所述,拿破仑远征军失败的真正原因是 ()

A.整个军队的装备太差

B.军队染上了黄热病毒

C.整个军队的士气不振

D.这只军队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