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孩,8岁。因发热7天于8月份入院。体检:表情淡漠,躯干部散在数枚淡红色斑丘疹,咽不红,颈部淋巴结数枚,黄豆大小,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10/L,中性60%,淋巴细胞34%,异型淋巴细胞8%.ALT70U/L.AST60U/L,2天前肥达试验阴性。

目前最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查是()

A.血培养

B.肝炎病毒检测

C.粪尿培养

D.EB病毒抗体检测

E.肥达试验

F.心脏B超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患儿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伴肝脾肿大,表情淡漠,肝功能轻度异常,外周血常规不高,这些特点均支持伤寒的诊断。由于病程较早,故肥达试验阴性或滴度不高。肥达试验的阳性率一般在伤寒病程10天后上升,因此伤寒早期病原学检测以血培养阳性率为高。伤寒肠道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病程第2~3周。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实验题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① 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或不正确的是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E. 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② 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的a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F=      N。当物体的质量为5 kg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_m/s2

(2)在验证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

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3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在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