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点A1,A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顶点,B为椭圆的上顶点,一个焦点为F(
3
,0),离心率为
3
2
.点M是椭圆C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直线A1M与y轴交于点P,直线A2M与y轴交于点Q.
(I)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II)若把直线MA1,MA2的斜率分别记作k1,k2,求证:k1k2=-
1
4

(III) 是否存在点M使|PB|=
1
2
|BQ|,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

(I)由题意,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

x2
a2
+
y2
b2
=1(a>b>0),则c=
3
c
a
=
3
2

所以a=2,b2=a2-c2=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x2
4
+y2=1.

(II)证明:由椭圆C的方程可知,点A1的坐标为(-2,0),点A2的坐标为(2,0),

设动点M的坐标为(x0,y0),由题意可知0<x0<2,y0>0,

直线MA1的斜率k1=

y0
x0+2
>0,直线MA2的斜率k2=
y0
x0-2
<0,

所以k1k2=

y02
x02-4

因为点M(x0,y0)在椭圆

x2
4
+y2=1上,

所以

x02
4
+y02=1,即y02=1-
x02
4

所以k1k2=

1-
x02
4
x02-4
=-
1
4

(III)设直线MA1的方程为y=k1(x+2),令x=0,得y=2k1,所以点P的坐标为(0,2k1),

设直线MA2的方程为y=k2(x-2),令x=0,得y=-2k2,所以点Q的坐标为(0,-2k2),

由椭圆方程可知,点B的坐标为(0,1),

由|PB|=

1
2
|BQ|,得|1-2k1|=
1
2
|-2k2-1|

由题意,可得1-2k1=

1
2
(-2k2-1),

整理得4k1-2k2=3,与k1k2=-

1
4
联立,消k1可得2k22+3k2+1=0,

解得k2=-1或k2=-

1
2

所以直线MA2的直线方程为y=-(x-2)或y=-

1
2
(x-2),

因为y=-

1
2
(x-2)与椭圆交于上顶点,不符合题意.

把y=-(x-2)代入椭圆方程,得5x2-16x+12=0,

解得x=

6
5
或2,

因为0<x0<2,所以点M的坐标为(

6
5
4
5
).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在当阳县截住刘备,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连杀50员曹将,喝断当阳桥,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三国演义》)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C.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恨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自己最后的一滴温情的眼泪,他面对着巴黎的富人聚集区说:“现在咱们俩来拼吧!”此后,拉斯蒂涅有了自己的贵族头衔,成了无耻的政客,开始了自己的辉煌。(《高老头》)

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地上,死了。(《巴黎圣母院》)E.鸣凤与觉新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新诀别,然后投湖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觉新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家》)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