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可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

答案:C

A、活泼金属也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氢气,因此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在未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时,不能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故A不正确;

B、由于氯化银不溶于水,因此虽然铁的活动性比银强,但铁却不能与氯化银反应而得到银;故B不正确;

C、向混有少量的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u(OH)2,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在除去硫酸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C正确;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由于铁、镁可与盐酸反应而铜、银不能与盐酸反应,无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故D不正确;

故选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劳工神圣”。

  材料三:口号:“打倒屠杀上海工人的蒋介石”。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口号是谁提出的?试分析此口号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性质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的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历史的印记,本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