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4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注:《梅花落》,一曲名。

小题1:.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案

小题1: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将色和香洒满天山。

小题1: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小题1: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

小题2:三四两句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之情。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