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推敲语句,回答问题。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小题1:“非人间”的含义是:                                    。

小题2:“悲凉”是心情,怎么会是“浓黑”的?

小题3:“它们”指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小题4:为什么要“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答案

小题1:“非人间”即第二节所说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意思说,这是一个好比地狱一样黑暗和残酷的世界。

小题2:这里运用了通感(又称移觉)的修辞手法。把心理上的感受转移到视觉上,让人具体地想象那专制社会的黑暗。

小题3:“它们”指代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作者不用“他们”,而用指代非人类的“它们”,表示了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和蔑视。

小题4:这句话的含意是说,写作这篇文章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它们以什么为乐。它们以我的哀痛为乐,以杀人为乐,以造谣诬陷为乐,以人民的苦难为乐,它们是披着人皮的嗜血成性的豺狼。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句子含义的题目,首先明确这句话是对“段祺瑞政府”的批判,用“浓黑”写“悲凉”是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感觉的移形换位”,作用同比喻,“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应为“他们”,文中却为“它们”,突出憎恨之情,最后一题是句子的含义。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行道树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①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②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划线句①中,“这里”指什么地方?“这一点”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句中的“谁”是什么意思?

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划线句②中“堕落”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