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依据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参考答案:中学生品德的培养应根据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别从中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训练诸方面进行。(1)有效的说服。说服教育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达到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评价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示范是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种形象具体又生动感人的教育方法。这是因为,榜样本身的典型性、完美性和形象性,往往是融理想与实践、融言传与身教于一炉,为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具有极大的震憾力和吸引力。另外,榜样也符合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的可塑性、模仿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榜样的具体形象中感受到美好的人和事,激发其模仿行为,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3)利用群体约定。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辩析。近甘肃自考网 年来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多半是由于缺乏清晰的价值观,难以对自身行为进行指导造成的。因此,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必须加强价值观的教育。(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