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妇人,38岁,已婚,2002年5月10日初诊,症见:经后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有臭气,伴阴痒,大便秘结,小便黄少,Lmpl/5-4天,量中,无痛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妇检:外阴正常, * * 黏膜潮红,白带多,色白,豆腐渣样,子宫颈Ⅰ°糜烂,子宫体前位大小正常,双附件正常。查白带常规发现念珠菌+,清洁度Ⅳ°。
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
答案
参考答案:诊断:1.带下病。2.阴痒。证型:湿热型。证候分析:经后感染湿热之邪,感染虫慝,湿热蕴积于下焦,损伤任、带二脉,致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有臭气,湿热伤津,则大便干结,小便黄。感染虫慝,虫蚀阴中,则阴痒。
治则:清利湿热,杀虫止痒。
方药:止带方。
茯苓10g,猪苓10g,车前子10g(包煎),泽泻10g,茵陈10g,黄柏10g,栀子10g,丹皮10g,赤芍10g,牛膝15g。
外用药:①肤阴洁洗剂50ml+温开水适量坐浴,每天一次,连续七天为一疗程;②达克宁栓1粒,纳阴中,每天一次,连续七天为一疗程。
内服:氟康唑200mg,饭后口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