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2011年12月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固定资产,转换日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转换日之前“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余额为220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金额为2000万元,则转换日该业务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固定资产科目的入账金额为23000万元

B.固定资产科目的入账金额为22000万元

C.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0万元转入固定资产

D.确认转换损益为3000万元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A选项,固定资产科目的入账金额为22000万元;C选项,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0万元转入“累计折旧”科目;D选项,转换不确认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新华社8月12日讯:湖北麻城建国第一农业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56斤。据《人民日报》8月18日报道:广大农村大办农民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组、缝纫组,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记者康濯的文章《徐水人民公社颂》,文中的四个小标题如下:“一亩山药一百二十万斤”、“一棵白菜五百斤”、“小麦亩产十二万斤”、“皮棉亩产五千斤”。文章的结尾是极热情的:“唱不尽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颂不完人民公社的灿烂前程。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期间,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  ——以上材料均选自吴思的《陈永贵:毛 * * 的农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关于我国粮食产量的报道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报道?

                                                                                                                                                            

(3)你认为徐水人民公社把社员们带向了仙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