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4年,“两会代表”提出:应该始终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既要加大经费投入、均衡配置资源,也要完善制度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如此重视教育,因为教育是    (     ) ①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③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④开拓、带动、提高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教育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可以培养人才,为发展科技奠定基础,最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所以②是错误的,答案选C。

阅读理解与欣赏

(10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急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其君离,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公曰:“善。”遂果不伐鲁。                    (《晏子春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又何焉?_______    (2)忠之也 _______       

(3)景公举兵欲_____   (4)伐人者德足以其国: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

小题3:曹刿和晏子都认为作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小题4:简要分析曹和晏子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