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李某受聘于一家财务咨询服务公司,每月领取税后工资3600元,公司每月按规定代缴其个人所得税。 (1)2009年4月1日,任职8年的李某与公司解除了聘用合同,取得了一次性补偿金 100000元(该公司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20000元)。李某认为, 自己取得的上述补偿金为补偿性质的收入,不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2)2009年6月8日,李某取得财务咨询报酬50000元,将其中16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某受灾地区,李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0-16000)×(1-20%)×20%=5440元; (3)6月1日-12月31日将自有住房按市场价格出租给个人居住,月租金2000元,李某认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000-800)×20%]×7=1680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4)6月20日李某购入某企业债券40000份,每份的买入价格4.3元,支付有关税费645元,12月20日转让其中的20000份,每份转让价格5.1元,转让时支付有关税费383元,李某认为取得的转入收入为20000×5.1-383=101617(元),支付购进价款是40000×4.3-645=171355(元),没有收益,所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5)2009年8月与一家证券交易所签订期限为5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约定李某每月为该交易所的股民讲课4次,每次报酬1000元,李某认为每月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1000-800)×20%×4=160元。 要求:如果你是李某委托的注册税务师,根据上述情况,结合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分项分析李某自己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是否有误,并说明理由,如果李某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有误,请分项计算出正确的应纳税额。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李某的理解有误。根据税法规定,个人解除劳务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如果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是超过了三倍数额部分的,应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 李某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是100000元,高于上年职工平均工资(20000元)的三倍,对于超过的部分,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0-20000×3)÷8-2000]×15%-125}×8=2600(元)。 (2)李某的计算有误。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取得劳务报酬,如果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20000元但没有超过50000元的,应对超过部分加征50%的税款,所以李某计算中适用的税率有误。捐赠扣除有误,个人通过国家机关公益捐赠只能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30%。 捐赠扣除限额=50000×(1-20%)× 30%=12000(元),实际捐赠16000元,应按12000元在税前扣除。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12000]×30%-2000=6400(元) (3)李某计算有误。按照规定个人按照市场价格出租的居住用房,应按10%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800)×10%×7=840(元) (4)李某的理解有误。按照规定个人买卖债券,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出售债券收益时,扣除的成本应为出售的债券所对应的成本,而不是全部债券的成本。 李某出售债券取得的收益=20000×(5.1-4.3)-645÷2-383=15294.50(元)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5294.50×20%=3058.90元。 (5)李某计算有误。个人取得的劳务报酬,如果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的收入,应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1次计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4×(1-20%)×20%=640(元)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

  公共汽车开动了。冬冬(  )在(  )位上东瞧瞧,西望望。他看见班主任李老师也在车上,就赶紧站起来,喊:“李老师,快到这儿来……”

  “(  )”字还没出口,冬冬突然停住了。原来有一位站着的老奶奶的(年级、年纪)比老师大多了。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老奶奶,冬冬想:(  )位让给谁好呢?

  老奶奶费力地站着,身子(摇摇晃晃、摇摇摆摆)。冬冬下了决心,扶着老奶奶(  )下了,老奶奶说:“好孩子,谢谢你。你是(那、哪)个学校的?”

  冬冬没有回答,偷偷看了李老师一眼。李老师朝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1.把“坐”或“座”填进上文中的括号里。

2.把括号里不适当的词划掉。

3.联系上下文,写出“赶紧”“费力”的意思。

赶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冬为什么后来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师脸上为什么露出满意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