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1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楼市调控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会议要求各地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确保2011年1 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认真落实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过快上涨。

材料二:2012年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要“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所谓“双向定价”,就是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相结合,即开发商竞价购买土地时,政府限定该地块所建商品房的价格和保障房的面积,与单一市场定价不同的是,不能完全把土地和商品房交给开发商市场化操作,通过控制土地收益和房产价格,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1)结合国务院的上述政策,说明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工作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12分)

答案

①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为房产商和购房者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进行市场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分)②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房地产商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配合政府的调控。(4分)③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合理公平地分配保障房。(4分)

题目分析:本题审读设问抓住设问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本题实质是考查政府的职能如何体现的。如何体现类题型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就本题来讲需要政府的职能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的四个表现,且能准确区分,其次要将这四个方面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有三点: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的”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我们对相关知识把握;而“××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我们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二是研究材料。要详细分析材料,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甚至材料的每一句话。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在上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组织成答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