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 * * 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材料2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材料3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答案

参考答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点:①时代背景相同:都处在中 * * 面临民族危机的时期;②方式相同:都是向西方学习。
不同点:①领导阶级不同: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封建地主阶级,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②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自救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战后发动的爱国救亡运动,试图通过变法改良使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  )

A.力平险       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与朱元思书》)

A.杂然相       遂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A.何而不平      必先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 * 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