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保障了公民的质询权;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④有利于打造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故①②项错误。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说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增多。“政府—民间”互动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打造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本题选B项。

点评:关于人民的权利问题,有同学认为扩大人民的权利看起来好似是个好事,但不知道我国人民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一定让学生澄清认识。本题难度适中。

论述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与水利投资增长情况

注:全国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

材料二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力争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达到4万亿元。

材料三 山东近年来通过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以占全国1.1%的水资源量,灌溉着占全国6.2%的耕地。统筹治水,初步实现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客水的统一配置和科学调度。科学用水,探索出24项重大节水科研成果并大力推广,年节水能力达30多亿立方米。依法管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善各级政府责任制,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8 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5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经济学依据。(5分)

(3)从政治生活角度,依据材料三,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提升水利保障能力的?(8分)

(4)在解答上述(2)(3)问题的过程中,你是以哪些唯物史观为指导的?(7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