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4分)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纤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小题1: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至少举出两种? (4分)

小题2:第②段中“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说的是什么意思?(4分)

小题3: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你”的形象,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6分)

答案

小题1: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排比、比喻、夸张、引用、拟人等。如排比:“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比喻:“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

小题2:《雨巷》这首诗和诗中所描绘的凄清、迷茫的意境,丁香、姑娘等意象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我”渴望能到那意境中去感受一番。

小题3:表面来看,作者在这雨巷中等待,希望遇到一个戴望舒《雨巷》中所描述的美丽忧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并想象了自己等待的苦难和姑娘经过自己身边时的情景。但和戴望舒相同,作者笔下的“你”是一种象征,象征了“美”“爱”“光明”“温暖”“浪漫“古典”等所有美好的理想,等待是所有追求者必须经历的过程。

小题1:

题目分析:列举修辞比较简单,可根据语句词语的运用特点来理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由本体“我”,喻体“枯干的树”,比喻词“成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文章深意的基础上,抓住第③④段的内容分析作者的心境。如“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刻骨铭心的回忆”“依然清纯如往昔”等语句体现了作者的痴迷,而“在我的心头鸣起”则是“我”的渴望。

小题3: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表象和象征意义两方面分析“你”的意义,既要分析出“姑娘”的表象,又要分析出“姑娘”的象征意义,如“美”“爱”“光明”“温暖”“浪漫”“古典”等所有美好的理想,选择恰当的角度能自圆其说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