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 * * 《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材料二: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

 
农民拿着土地证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三: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 * 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变动”的主要措施及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3分)

(4)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方针政策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阐述这次重大调整的时代背景及作用。(5分)

答案

(13分)

(1)措施:土地革命;(1分)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分)

(2)变化:土地由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公有制)。(1分)

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分)

(3)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遭到极大破坏。(1分)

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2分)

(4)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人民公社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分)

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分)

第一问结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中采取土地政策来回答。第二问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由此可以得出答案。第三问注意时间与曲线图的关系,1958~1960年呈下降,说明这时期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生产力带来破坏。第四问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可以相应组织出答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