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材料1和材料2中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选做题Ⅰ
(1)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这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歪曲,是别有用心的。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长期友好的必然结果,也是双方在新形势下加强全面合作的战略选择。历史上对非洲国家实施殖民统治、掠夺非洲资源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列强。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没有任何历史纠葛,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广泛坚实。不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投资,还是开展合作项目,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经贸活动,是平等互利的商贸往来,有利于促进各自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提高非洲自身的发展能力,减少和消除非洲的贫困。新殖民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把已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的一种侵略政策和手段。西方国家对中国近年来提升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的做法进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实际上是把中国作为自己在非洲未来的竞争对手,离间中非关系,是其强权政治心态的反映。
(2)中国对非政策的主张和原则:加强和巩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加强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政治上,中国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尊重非洲人民的道路选择,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商,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经济上,中国政府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援助。近年来,随着中非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刑伙伴关系的建立,中非关系得到提升,今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愿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共同利益所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也不会损害他国利益,其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选做题Ⅱ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等意识因素对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世界政治格局中,文化因素也越来越表现出重大影响力。首先,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悠久历史文化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文化上的统一性能增强民族整体的行为能力和社会整合程度;其次,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造成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和价值观,是导致当代世界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最后,文化关系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于段和工具,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国家间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
(2)材料1代表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发展模式和格局的多样性主张;材料2代表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西方基督教文明体系的独尊心态,并力图在全球范围输出并确立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种对文明形式和发展趋势的不同认识,其背后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主张和期望。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认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其实质在于维护自身根据国情来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美国等西方国家渲染多样性文明对世界稳定的威胁,其实质在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新体现。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