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教师认真地改,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B.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客观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C.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写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D.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切实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党员应尽的职责。

答案

答案:D

冒号应改为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中的内容是解释“六书”的。A.括号属句内括号,用的位置正确。B.引号属直接引用,但融入大句子中,又是问话,C.前后引文均是“他”的话,两引号内外配套,单引号是引用,且用于双引号之间,用得正确。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温恢传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於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②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日:“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文帝践作,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联执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 * *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郇越:西汉太原人,字臣仲,曾与族弟郇相一起召集州郡的年轻人将祖先遗留下的钱财全部散发给群众。②子孝: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仁的表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官至大司马,任征南 * *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朝尽散,施宗族——振:整顿

B.乃济还州——遣:派遣

C.潜受其言,辎重——置:放弃

D.数年,凉州刺史——迁:调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州里高,比之郇越——於是有樊城

B.畏征南方有变——乘利进,必将为患

C.及朕执事——庖丁文惠君解牛

D.此间有贼,不足忧——大风浪不能鸣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温恢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州里高之,比之郇越②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③是时诸州皆屯戍

④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⑤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⑥有治名,官至征东 *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恢十五岁那年因父丧回到家乡,散尽家财以资济宗族,此举受到州中乡里的高度赞誉,人们甚至拿西汉时的义士郇越和他相比。

B.温恢被外调担任扬州刺史时,曹操认为扬州的事务很是重大,怕他出现差错,就派原丹杨太守蒋济为治中来辅助他。

C.温恢能晓军事,这可以从曹操告谕张辽、乐进等人的话中看出来,合肥之战时他对曹仁孤军守城的忧虑也再次体现了这一点。

D.温恢深得文帝信赖并被委以重任,负责管理一方之事,但他功业未竟,病逝于赴任凉州刺史的途中,这让文帝深为惋惜哀悼。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