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试论中国文化的新统

张岱年

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代而达到高潮。唐代采取三教并尊的政策。在哲学思想方面,佛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而儒学则比较淡薄。但是隋唐的政治教育、典章制度仍以儒学为本。一些佛教流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中国化了。思想史家称禅宗慧能的学说为中国化的佛学。

在唐代佛学兴盛的时节,韩愈发起了排佛运动,而鼓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韩愈批判佛老,其矛头主要针对外来的佛教,具有保卫民族传统的意义。到宋代,程颐、朱熹提出了“道统”的观念,自以为直接继承孔孟之学。“道统”说表现了独断的态度,但是对于保卫民族传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理学家采纳了佛学与道家的一些思想观念,为孔孟学说补充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基础,在本质上是先秦儒学的发展。有些人因为理学家受佛老的影响,于是认为理学是“阳儒阴释”,或认为“朱羽陆释”,其实都是从表面上看问题。例如理学家重视心性的讨论,强调了心性问题,这是受到佛学的影响;但是,理学家所谓心性实与佛家所讲的心性大不相同。朱熹宣扬“性即理”,陆九渊宣扬“心即理”,其所谓理都是指仁义礼智之理,亦即父子君臣之理,这就与佛老学说根本相反了。

理学改变了三教并尊的局面,而成为宋元明清时代的主导思想,不是偶然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一些学者思想家希望在西方学术中找到救国之道。各种学说虽然曾经流行一时,但是都不能解决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唯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终于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相结合。

时至今日,理学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应该建立中国文化的新统,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新统已经在建立之中。

在每一时代的文化体系中,必然有一个主导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在这主导思想之外,又有多种支流思想。如果对于那些与主导思想不同的各种支流思想采取压制的态度,必然引起文化发展的停滞。如果各种支流思想杂然并陈,而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则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应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主导思想。而新中国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优秀传统的综合。但是同时应允许唯心论以及自称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各种思想流派的存在。现在世界各国都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新中国也允许各种宗教的信仰自由,既然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则理应容许唯心论的自由,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该承认,灿烂光辉的新中国文化已在诞生成长之中。

(选自《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2卷,有删节) 

小题1: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两次中外文化交流?依据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小题2: 根据文章的论述,中国文化的新统有何特点?(6分)

                                                                     

小题3: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论述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的意图。(6分)

                                                                     

答案

小题1:第一次是隋唐时代,外来的佛教与中国文化交融,使佛教具有中国特色。第二次是鸦片战争以后,一些学者引进西方思想流派,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每点3分,时间、内容和交流各1分)

小题2: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唯物论与辩证法为主导思想;各种支流思想并陈;吸纳外来文化。(每点2分)

小题3:表明对宗教信仰的明确态度;从逻辑上推理,证明应允许唯心论等思想流派的存在,澄清认识。(每点3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问经历了哪两次中外文化交流,题干信息很明确。文章一开始就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代而达到高潮。”“一些佛教流派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中国化了。思想史家称禅宗慧能的学说为中国化的佛学。”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第一次。另外一个转折点,是鸦片战争以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一些学者思想家希望在西方学术中找到救国之道。”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点要清晰,包含其时代、内容和结果。

小题2:

题目分析:文章的倒数第4段中说“时至今日,理学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应该建立中国文化的新统,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新统已经在建立之中”。这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因此本题的答题区间就是此段后的几段。在这几段中,“我认为”很清晰的表明下文应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也应是答题时要特别注意的关键要素。这一段中,层次很明显,可分为三个层次,这就是本题中的三个答案要点。对此,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即可。

小题3:

题目分析:从画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画线的句子是为来论述上句的观点句的,这就是“应允许唯心论以及自称既非唯心也非唯物的各种思想流派的存在。”再从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画线的句子表明了既然允许宗教信仰的自由也就理应允许唯心论的自由。画线的句子,清晰地表明了对宗教信仰的明确态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