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水变为H3O+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3)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4)如图象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是______;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用配位键写出该配合离子的结构:______.
(1)氧原子外围电子有6个电子,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4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
故答案为:
;
(2)A、水中氧的杂化为sp3,H3O+中氧的杂化为sp3,则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改变,故A不合理;
B、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则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B合理;
C、因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C合理;
D、水分子为V型,H3O+为三角锥型,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故D合理;
故答案为:A;
(3)冰属于分子晶体,由晶胞图可知,B为干冰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分子,C为碘的晶胞图,构成微粒为碘分子,则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BC,故答案为:BC;
(4)由于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Cl-同样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着最近的等距离的6个Na+,图B中符合条件,图C中选取其中一个离子,然后沿X、Y、Z三轴切割得到6个等距离的且最近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以其配位数也是6,故选BC;
(5)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根据图象知,1mol水中含有2mol氢键,升华热=范德华力+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20kJ/mol,故答案为:20;
(6)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生成水合铜离子,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该配合离子的结构:
,
故答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