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和氨气的反应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D______、E______(填编号)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______.
(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MnO2+4H++2C1-
Mn2++C12↑+2H2O. △ .
故答案为:MnO2+4H++2C1-
Mn2++C12↑+2H2O. △ .
(2)利用物质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促进氨水的挥发来制取氨气,且该物质和氨气不反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溶解的物质必须是碱性物质,A.碱石灰、B.生石灰、E.烧碱都是碱性物质,且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D.五氧化二磷虽然溶于水时放热,但是酸性物质.
故选A、B、E.
(3)氨气中混有水蒸气,氨气是碱性气体,要除去水蒸气只能用碱性物质,故B选Ⅰ;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 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E应选Ⅲ;水蒸气常用浓硫酸除去,故D选Ⅱ.
故答案为:Ⅰ、Ⅱ、Ⅲ.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8NH3+3C12=6NH4C1+N2;氯化铵中含有氯离子和铵根离子,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氨气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检验方法为: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用试管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1-;用试管取少量溶液,加入浓烧碱溶液,加热,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H4+.
故答案为:8NH3+3C12=6NH4C1+N2;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用试管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1-;用试管取少量溶液,加入浓烧碱溶液,加热,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