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指50年代计划经济模式以及70年代末改革开放;这二者都发挥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故本题选择B项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材料一: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

材料二: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 * * 党宣言》中写道: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四:人们都知道,西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是依靠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为获取超额利润,生产总量越来越大;西方国家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料也越来越多;没有巨量能源和原料的供给,现代化的西方一天也维持不了。但是,地球蕴藏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是有限的。……特别应注意的是,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耗中发达国家占据绝大多数。仅美国一国,就大约耗用全球能源总量的40%。在能源和原料供给的刚性约束下,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可能再长期延续。与此同时,大量消耗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大量产生有害废弃物质,极大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就明确宣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取向绝非人类社会的美好天堂,它很有可能只是人类历史中极为短暂的一段插曲。

——摘编自林刚《关于中国传统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若干思考》

完成《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