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____,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

(3)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O-C-O的键角约为____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____.

答案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W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W为氧元素;X,Y,Z分属不同的周期,且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不可能为第三周期元素,若为第三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之和大于W原子序数的5倍,所以可以断定X也在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氧元素大,故X为F元素;故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5-9=31,平均原子序数为15.5,故Y处于第三周期,Z处于第四周期,Z的原子序数大于18,若Y为Na元素,则Z为Ca元素,若Y为Mg元素,则Z为K元素,X的原子序数再增大,不符合题意,由于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故Y为Mg元素,Z为K元素.

(1)W为氧元素,O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O3分子结构如图

,中心O原子成2个σ键,1个离域π34,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用于成σ键或填充孤对电子对,故杂化轨道数为2+1=3,由于中心O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O3空间构型为V型;

故答案为:2s22p4;V型.

(2)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MgO,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由于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多,晶格能大,故MgO熔点较高.

故答案为:MgO;离子的电荷多,晶格能大.

(3)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酯基

中,C原子呈2个C-O单键,属于σ键,1个C=O双键,双键按单键计算,故中心C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故O-C-O的键角约为 120°.

故答案为:120°.

(4)F、Mg、K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晶胞中F占据所有棱的中心,晶胞中F原子数目为12×

1
4
=3,Mg位于顶角,晶胞中Mg原子数目为8×
1
8
=1,K处于体心位置,晶胞中含有1个K原子,则该晶体的组成为F:Mg:K=3:1:1.

故答案为:3:1:1.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