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于2004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40 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 3%,甲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2005年起每年1月5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债券持有人自2005年3月31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100元转换为8股,每股面值1元,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90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发生的相关税费30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60万元。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均已收存银行。
2005年4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10 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800万股,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至此, A公司持有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由10%增加至60%.对甲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A公司对甲公司最初的股权投资发生在2003年初,初始投资成本为960万元,当时,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9 000万元,2003年5月10口甲公司宣告现金股利300万元。2003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800万元,2004年5月10日甲公司宣告现金股利400万元。2004年甲公司发生亏损1000万元,2005年1~3月份甲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 1200万元。假定甲公司每年除实现净利并按净利润的10%和5%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及分配现金股利外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变动。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 2006年7月1日尚未开工,发行债券应计提的利息应全部费用化。甲公司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A公司的初始股权投资差额和追加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按5年进行摊销。
要求:
(1) 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和2004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2) 编制甲公司2005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3) 编制A公司2005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及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分录;
(4) 编制A公司2005年年末对甲公司投资的有关调整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答案

参考答案:(1) 企业发行债券,如果发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发行费用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
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40 36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4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360
(2) 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债券利息时:
因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故每半年计提利息,同时摊销溢价,上半年利息已经计提。
则,下半年应计提的利息应为:40000×3%×6/12=600(万元),
同时摊销溢价:(360/3)×(6/12)=60(万元)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60
财务费用 540(600-60)
贷:应付利息 600
(3) 2005年4月1日A公司将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股份时:
A公司要求转换部分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为10 000万元,尚未摊销的溢价为360×(10000/40000)-(360/3)×(10000/40000)-7.5[360/3×3/12×(10000/40000)]=52.5 (万元),计提的利息为75(10000×3%×3/12)万元。2005年4月1日转换时,甲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1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52.5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75
贷:股本 800(10000/100×8×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 327.5(10000+52.5+75-800)
(4) 2005年4月1日A公司将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股份时,A公司应计提利息=10000×3%×(3/12)=75(万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75
贷:投资收益 75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10 075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面值) 10 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75
追加部分的股权投资差额
=10075-(9000-300+800-400-1000+200+10127.5)×50%
=10 075-18 427.5×50%=10 075-9 213.75=861.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861.25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861.25
原投资追溯调整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9 000×10%-300×10%=87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960-900-60/(5×12)×(12+12+3)
=60-27=33(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800-1000+200)-400]×10%=-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870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33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7(注①)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960(960-30+30)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40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40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40
注: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
=(80-12-100-12+20-3)-70=-27-70=-97(万元)
(5) 2005年A公司对甲公司股权投资的有关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600[(1 200-200)×60%]
贷:投资收益 600
借:投资收益 138.1875(1×9+861.25/5×9/12)
贷: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138.1875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