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参考答案:对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阅读屈原的《国殇》,完成1~3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炅怒,严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迢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炅。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吴戈:昊地产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错:交错。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短兵:刀剑一类的兵器。若云:像云一样多。矢交坠:流矢在双方阵地上纷纷坠落。凌:侵犯。阵:阵地。躐(liè):践踏。行(háng):队伍的行列。殪(yì):毙。右刃伤:右边的骖以也被兵刃伤。霾:通“埋”。絷(zhí):绊住。援:拿。玉枹(fú):嵌玉饰的鼓槌。天时:天象。怼(duì):怨愤。威灵:神灵。严:痛杀。反:返。忽:渺茫无际。惩:恐惧。武:力量强大。神以灵:神灵显赫,指精神不死。为鬼雄:鬼中的英雄好汉。
1.对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被:通“披”。
B.旌蔽日兮敌若云——旌:表扬。
C.带长剑兮挟秦弓——挟:夹在腋下。
D.终刚强兮不可凌——凌:侵犯。
2.对下列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旌蔽日兮敌若云战旗遮蔽了太阳啊,敌人像云一样涌上来。
B.天时怼兮威灵怒天昏地暗,鬼神震怒。天时怒,天阴沉得要塌下来,极力渲染战争气氛。
C.平原忽兮路迢远平原渺茫辽阔,离家路途遥远。
D.子魂魄兮为鬼雄忠魂毅魄啊,永远都是鬼中的英雄。体现了广大人民复仇兴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3.对这首诗的题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国殇,泛指为国牺牲的人。这是一首赞颂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歌。
B.国殇,为国而死的人。这是一首祭奠神灵的歌辞。
C.这首诗通过祭奠阵亡将士,歌颂了在卫国战争中英雄们崇高的品质与宁死不屈的坚强斗志。
D.这首诗用祭者的语气,沉痛地描述了楚秦战争的历史真实情况,表现了屈原的思想感情同人民血肉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