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食盐、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其中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图中,氯气制备装置正确的是______,尾气处理装置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字母)

(2)在取用浓硫酸时,如果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在手上,应立即采取的处置方法是:______.

(3)某同学做了两个实验:①将氯气通入到含有淀粉的碘水溶液中,蓝色消失(生成了碘酸).②停止通入氯气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又出现蓝色,并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变化:

①______;

②______.

(4)实验完毕,可选用______(填标号字母)清洗附着在烧瓶内壁上的固体残留物.

A、氯化钠溶液        B、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C、浓盐酸    D、酒精溶液.

答案

(1)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装置气密性要好,结合发生装置,应该选择A装置;

氯气通入碳酸钠溶液,首先与水反应,且氯气再与水反应不剧烈,不需考虑倒吸,生成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很好的吸收氯气,故D可以;

E装置中尾气直接排放空气中,故E不可;

氯气有强氧化性,亚硫酸钠有较强的还原性,氯气通入亚硫酸钠溶液,很好的吸收氯气,反应迅速,应考虑倒吸,故F可以.

故答案为:A;DF

(2)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沾到了手上,应紧急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必须迅速用抹布擦试,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故答案为:必须迅速用抹布擦试,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①碘被氯气氧化生成了碘酸,溶液蓝色消失,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5Cl2+I2+6H2O=2HIO3+10HCl

②碘酸氧化过氧化氢,生成碘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IO3+5H2O2=I2+5O2↑+6H2O,

故答案为:2HIO3+5H2O2=I2+5O2↑+6H2O

(4)烧瓶内壁上的固体残留物主要为二氧化锰,有强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能与浓盐酸.

故选BC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