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分别为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读图回答9~10题。

小题1: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

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小题2:以下错误表达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比较的是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不是!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了。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己,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棚或棕棚,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太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革命、对青年、向来的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从论证的方式看,以上选段属_______。选段中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2至4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阐述了_______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第2段主要用了_______论证。第3段引用鲁迅的例子其目的是要引出“_______”这句话。对鲁迅的话不简略转述而直接引用,可使材料更加_______。

3.在论证时,是正反相结合,_______相结合,即道理从_______面去说,例子从_______面去举。

4.文中列举鲁迅的事例后连用了两个_______问句,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