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铜与1mol/L的硝酸反应,如果硝酸根的浓度下降0.2mol/L,则溶液中的c(H+)同时下降

A.0.2mol/L

B.0.4mol/L

C.0.6mol/L

D.0.8mol/L

答案

答案:D

由于硝酸被还原生成NO,因此硝酸根离子浓度会减小.根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 ="3Cu" 2++ 2NO + 4H2O,反应中消耗的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因此正确选项为D(0.8mol/L). 或者:由于硝酸根离子转化为NO,在转化过程中,每个NO3失去了两个O,与4个H+结合转化为H2O。因此当硝酸根离子浓度减小0.2mol/L时,H+的浓度减小0.8mol/L.

解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共6分)

文段一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又因为陶器不易携带,既笨重又容易破损,所以陶器的起源必然还与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推测,定居后的古人为了使枝条编制的器皿耐火和密致无缝而为其涂上黏土,后来发现经过火烧后,黏土部分变得十分坚硬,进而直接用黏土烧制成器,于是发明出原始的陶器。可以说,陶器是反映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史书”。

文段二

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多次挖掘,获得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的陶器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陶器应当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当时人们认为仙人洞陶器最早产生的时间不会早于距今1万年。

2009年,中美考古学家在仙人洞遗址重新清理出地层剖面,并在剖面上采集了一系列碳-14测年样本和地层微结构样本,确定了碳-14测年样本跟以往出土过陶器的地层的关系。最终,他们采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准确地测出了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的年代应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认定的陶器产生的最早年代。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陶器产生时间的认识,为研究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资料。

小题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说促成人类发明陶器的条件有哪些。(3分)

答:              

小题2: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出中美考古学家判定仙人洞遗址陶器所处年代依据的方法,以及这一判定的价值。(3分)

①方法:                               

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