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某甲(1999年5月6日出生)于2003年5月6日在路边用绳子缠绕其弟弟的脖子并使劲勒住。路人某丙(36岁)看见不予制止,眼看着某乙被勒死。对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某甲不构成犯罪,因为尚未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B.某丙不构成犯罪,因为没有作为的义务

C.某甲和某丙构成共同犯罪

D.某甲不构成犯罪,丙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 《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 *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因为某甲还没满14周岁,故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同时某甲和丙没有共同故意,不符合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另外丙没有作为的义务,所以他的不作为不构成犯罪。所以本题答案为AB。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2003年6月1日是某甲(14周岁)和某乙 (16周岁)的生日,两人上年—起去某网吧上网,因欠网吧钱遭受老板奚落,心怀恨意,遂在下年买了两桶汽油浇在网吧门口,刚点燃便害怕了,遂喊了一声“救火呀”便逃跑了,后来因为群众发现及时,将火扑灭了。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上诉的各种情形的处理,正确的是: ( )

A.甘某因侮辱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甘某不服提起上诉。对于被告人甘某的上诉,二审法院发现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则可以本着疑罪从无的精神,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B.万某与支某共同实施拐卖妇女罪,一审后万某被判有期徒刑8年,支某则因犯罪手段极其残忍被判无期徒刑,支某不服,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判,一并处理

C.仲某为聚敛赌资,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故意泄漏国家秘密,被诉至人民法院后,第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仲某认为自己的行为仅属朋友间的交往,与犯罪无关,遂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遂撤销第一审判决,适用附加刑

D.董某因强 * * 罪被z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判决宣告后,董某以量刑过重为理由提出上诉,但在上诉期满后又要求撤回上诉。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但为避免一审刑罚畸轻,遂未予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