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2011年2月16日下午,Q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新一届在董事会的战略规划是,未来3年,Q啤酒在保持销售收入和利润率行业第一的同时,产销量达到1000万千升,全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另一个重磅消息也备受关注,新一届董事会任期内,计划多年的海外建厂也将破题——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泰国建厂,助推Q啤酒国际化战略稳健前行。

2008~2010年间,Q啤酒产销量增长18%,销售收入增长24%,净利润增长90%,成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Q啤酒向股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3年迈上3个台阶,这缘于Q啤酒在董事会制定的品牌带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持续变革和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双轮驱动”战略,发挥自身品牌、品质、管理、技术等优势。坚定不移地围绕发展啤酒主业,不断做强做大。

数字仅仅是过去3年变化的缩影,背后是Q啤酒持续发力的既定战略,既有搬迁扩建、兼并重组等低成本扩张模式,又有股权托管、持股参股等创新之举,逐步完善了Q啤酒在全国的战略布局。近年来,在日照、厦门、福州、扬州、宿迁、廊坊、珠海、武威、石家庄等地,Q啤酒完成了一大批搬迁、扩建、新建项目,实现了产能与整体装备水平的双双提升。同时,对国内多个二线啤酒等品牌采取了收购、兼并举措,让Q啤酒的战略布局生动而完美。

有专家如此点评Q啤酒过去3年的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变化,是Q啤人对愿景和战略的坚守。在对内部深入实施组织变革等系统整合后,Q啤酒战略的实施有了更好保障,走出一条有Q特色的稳健发展之路。”

总结成绩,数字令人振奋;展望未来,前景更加可期。在首次披露的未来3年Q啤酒战略发展规划中,Q啤酒产销量跃升千万千升和走出去实施海外建厂备受关注。

Q啤酒董事长解释说,新的战略目标是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式和啤酒产业发展格局的预判确定的。“我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产销国,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有专家表示,行业发展集中度的提升是市场的进一步洗牌过程,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和壮大自己,才能在价值链和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记者从Q啤酒新3年战略规划中看到,未来Q啤酒将一方面加快收购兼并、技改、搬迁扩建等步伐,迅速提升产能配置水平和资产质量,进一步加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将紧抓“三位一体”的品牌推广模式,通过运营整合,品牌提升,不断开拓产品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着力提升公司市场份额。

Q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8~2010年间的战略实施模式是()。

A.合作型模式 

B.变革型模式 

C.增长型战略 

D.文化型模式

答案

参考答案:B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第八题    煤矿验收

    某井工煤矿于2011年10月经批准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8月获得批复,批复的矿井建设规模为3.00Mt/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装运工程和公用工程。场地平面布置由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进矿道路、排矸场道路等四部分组成。工业场地(含道路)占地40.0hm2,矿井井田面积1800hm2。矿井开采采区接替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10年。

    环评批复的主要环保措施包括:3台20t/h锅炉配套烟气除尘脱硫系统,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6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排矸场,库容45.0×104m3,配套建设拦挡坝、截排水设施;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保护煤柱。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初步调查获知:工程建设未发生重大变动,并按环保报告书与批复要求对受开采沉陷影响的地面保护对象留设了保护煤柱。试生产期间矿井与洗煤厂产能达到2.20Mt/a,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量分别达到480m3/d、8000m3/d,3台20t/h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排矸场拦挡坝、截排水工程已建成。调查发现,2010年8月批准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穿越井田三采区。

    环评批复后,与本项目有关的新颁布或修订并已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问题]

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还需补充哪些工程调查内容。